甄建华,北京中医药大学在站博士后、中医学博士。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0余年,师承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系温病学学术带头人谷晓红教授及脑病学专家陈志刚教授。
擅长治疗:哮喘、头晕、头痛;对运用中医药治疗并改善慢性咳喘、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及过敏性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周日上午。
在中医理论里,肺主气司呼吸,像一位默默守护的卫士,时刻维持着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很多人以为秋冬才是养肺关键期,实则不然,夏季才是养肺的绝佳时机。
为什么夏季是养肺黄金期
顺应天时,冬病夏治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夏季阳气最为旺盛,人体气血运行通畅,此时养肺能顺应天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那些每到秋冬就容易发作的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夏季调养就像是给肺部注入一剂“元气”,增强其功能,让肺部在寒冷季节更有抵抗力,减少发病几率。
驱散寒气,肺更轻松
夏季炎热,人体毛孔张开,体内潜藏的寒气无所遁形。这个时候养肺,能借助外界的阳气,把平日里积攒在肺里的寒湿之气统统赶出去,让肺部“轻装上阵” ,呼吸更畅快。
养肺饮食小妙招
多吃白色食物
白色入肺经,像百合、银耳、雪梨、山药、莲藕等白色食物,堪称润肺的“王牌选手”。可以煮一碗清甜的百合银耳羹,润肺又养颜;或者来一份冰糖炖雪梨,缓解燥热。将山药清蒸、煲汤,莲藕凉拌、清炒,都是美味又养肺的吃法。
省苦增辛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夏季心火当令,苦味食物虽能清热泻火,但吃多了会助心气而克制肺气,要适量食用。辛味食物归肺经,适当吃些葱、姜、蒜,能补益肺气,炒菜时不妨多放一点。
酸甘化阴
柠檬、乌梅等酸味食物,能收敛肺气;蜂蜜、红枣、山药这类甘味食物,可补益脾胃,脾胃与肺是“母子关系”,脾胃强健了,肺气也会更充足。可以泡一杯柠檬蜂蜜水,酸甜可口又养肺。
生活起居养肺经
空调温度要适宜
空调虽能带来清凉,但室内外温差过大、冷风直吹,寒邪就会趁机入侵,损伤肺卫之气。建议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出入空调房及时增减衣物,晚上睡觉别让空调直吹,盖好薄被护住肩颈和腹部。
早睡早起养肺气
夏季昼长夜短,但仍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一般晚上10 - 11点入睡,早上5 - 6点起床最佳。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肺脏自我修复,让肺气更充沛。
戒烟限酒少熬夜
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对肺部伤害极大;酒精会刺激呼吸道,影响肺功能;熬夜则会损耗气血,使肺部得不到滋养。想要肺健康,戒烟限酒、拒绝熬夜是关键。
运动健肺正当时
深呼吸锻炼肺活量
早晚找个空气清新的地方,比如公园、河边,进行深呼吸练习。缓慢吸气,让腹部隆起,感受气息充满整个肺部,再慢慢呼气,重复10 - 15次,长期坚持,能有效锻炼肺活量。
八段锦、太极拳不可少
传统功法八段锦、太极拳,动作舒缓柔和,注重呼吸配合。像八段锦里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太极拳的一招一式,都能拉伸肺部,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肺功能 。
慢跑散步也不错
清晨或傍晚,气温凉爽时,去慢跑、散步,让身体微微出汗,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肺脏获得更多氧气和营养,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不过要注意,运动别过度,避免大汗淋漓损耗阳气。
情绪、穴位巧养肺
心平气和肺气畅
中医讲“悲忧伤肺”,夏季炎热,人容易烦躁焦虑,而情绪波动会影响肺气的宣发。平时可以多听舒缓的音乐,练习冥想,傍晚去散步、亲近大自然,让身心彻底放松,肺气自然就顺畅了。
按摩穴位通肺气
肺俞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用手掌来回搓热,每天按摩5 - 10分钟,能补肺气;太渊穴位于手腕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每天按揉3 - 5分钟,止咳化痰效果好。工作间隙、休息时都能按一按,简单又有效。
夏季养肺正当时,从现在开始,把这些养肺小技巧融入日常生活,给肺部来一场全方位的呵护,让我们在这个夏天,呼吸更清新,身体更健康!责任编辑:王怡萱(EN097)
配资股票交易,沈阳股票配资公司,重庆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