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18.8减22.8元!外卖大战已经打到“负4元购”了
天气一热,外卖这事儿就变得比空调还刚需。饭点前十分钟,不知道吃什么,但又懒得动,熟练点开外卖App开始薅券,已经成了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期这一轮的“外卖大战”,战况愈发激烈。打到什么程度?“负4元购”你敢信?满18.8元立减22.8元,平台此举简直是把你点外卖的钱全给报销了,甚至还倒贴几块呢。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是真的愣住了,心想是不是我数学不太行。但不是,是真的。
这已经不是“满减优惠”这么简单了,这是“你吃饭,我买单”的节奏啊。上周末,各大外卖平台又集体搞起活动,奶茶、咖啡、炸鸡、米粉、饺子,全线参与,优惠券、折扣券、兑换卡,像不要钱一样砸。平台疯狂撒钱,消费者一边手速抢券,一边冲进店铺下单,搞得各家商家门口人满为患,有骑手直呼“这根本拿不到单子,现场已经变战场”。
长沙的熊先生那天凌晨下单点午饭,领了满28减18的券不说,还莫名被平台再送了一张满18.8减22.8的大额红包,直接实现了“负4元购”。他都惊呆了,说要不是他点多了两样,本来还能直接做到0元结算。他说那天吃的是蒸饺+娃娃菜,标价30元的午餐只花了7块9,甚至感觉自己“有点亏”。
不只是长沙,很多地方用户也在网上晒自己“0元拿到冰淇淋、西瓜、奶茶”的经历。我自己也试了一下,点开外卖App就跳出来一个“超值天天领”,一看就是拼了。中午主餐可享20 - 25元的红包减免,下午茶以及针对学生还有定向券。说真的,平台这波真的舍得下本。
消费者这边看着开心,但商家那边就不一定了。前几天一个卖奶茶的老板李斌(当然是化名),就跟记者吐槽,说那天他家打印机没停过,员工从早上开门干到凌晨2点多,6个人全程连轴转,搞得跟打仗一样。订单翻了十倍不止,可到最后扣完平台费、补贴费、包装配送、原材料什么的,结果利润只剩400块钱。
他说,那天干下来累得都快虚脱了,给员工发完红包,自己手里一分没剩,“真的是给平台和消费者打了义工”。还有个做米粉的小店老板娘徐婷也说,活动期间几乎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光是备餐就能把人整崩溃。
这听起来就让人有点纠结。一边是用户开开心心吃着几块钱的外卖,一边是商家一脸生无可恋。平台这波“烧钱大战”看起来是双赢,实则三方里面最苦的好像还是商家。虽然订单量激增,但真金白银却不多,利润反而被压榨得只剩下一点点,甚至有人直言,“不参加没生意,参加了更亏”。
可对平台来说,能让你多点几次,甚至形成习惯,才是最终目的。你发现没有?那些“0元购”往往附带前提条件,比如得开会员,或者得连续下单几天,或者得邀请好友一起来。这套路看起来不新鲜,但它的威力不容小觑。一位业内人士就说了,消费者如果在平台上完成10次以上的重复下单,就容易形成使用习惯,对价格的敏感度也会降低——你以后想停都难了。
打仗归打仗,有人乐有人苦,平台补贴那么多,外卖员自然也感受最明显。7月5日,郑州骑手孙先生称,当日他单日内跑单收入达700多块,这一数额简直刷新了记录。因为订单实在太多,平台的单价都拉高了,平时跑一单四五块的,活动那天能拿到十几块,跑得多赚得多。
还有骑手王先生直接跑了100多单,收入过千,他说虽然当天高温天气挺难熬的,但补贴太诱人,实在舍不得停。午间时分,部分奶茶店的单价已近10元一单,众人皆争相接单,不敢休憩,现场之热闹程度较节假日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有骑手跟记者推荐“你可以多注册几个手机号给家人也抢券,饮品直接0元带走”。
而另一位众包骑手则告诉记者,午餐时段是他最期待的高峰,很多订单都是加急,连等单的时间都省了。他还说,现在连凌晨都有大单,说不定通宵跑一夜,比白天还划算。
这一波平台动作,看起来像是简单的促销,但背后其实是对“即时零售”的争夺。你以为是买了杯奶茶,其实平台是在争夺你的下一次点单。现在的外卖已经不是单纯吃饭送餐那么简单了,它正在变成一个更大的“生活便利入口”。
各大平台其实也很清楚,光靠一次两次补贴是留不住用户的。所以他们想方设法搞“权益卡”“吃货卡”“会员周”“日签红包”“下午茶秒杀”……花样层出不穷,目的就是——别让你冷静下来。他们希望你只要想到“点外卖”,就直接点开它。
只是这场补贴战打得久了,消费者自然高兴,骑手有机会多赚点,但商家如果长期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那这盘棋可能就难持续了。毕竟,谁都不能总靠情怀干活。
短期来看,“负4元购”确实让人爽到飞起,可往后看,这种烧钱模式是不是会退烧、是不是能转化成真正的消费黏性,那还是个问号。现在最核心的,就看谁能把补贴带来的“流量”真正变成“用户习惯”,谁能在下一波不烧钱的时候依旧有订单,那才是这场仗的真正赢家。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配资股票交易,沈阳股票配资公司,重庆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