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榴莲季的尾巴,又去了一趟马来西亚。
先交代一下正事,再给大家写一写马来西亚吃喝攻略。
这一次去马来西亚,主要是为了燕窝。
燕窝这个东西,只要坚持吃,都会受益。
所以但凡在菜菜家买过的,都会催回购。
不少小伙伴都说上次的燕窝吃得差不多,该囤货了。
这可是让我犯了难,大家都知道,雨季燕窝品质好,只要去收,都能收到好料子。
旱季燕窝品质略逊色,要筛到我们的要的极轻毛燕,颇费一番功夫。
大老远跑一趟,也不过几十公斤的量,不够大家分。
想来想去,还是去了。
不想让大家买外面那些说不清来源的货,货少点就少点,大家分一分,等下一批。
着急囤货的姐妹们,一定要先预约上,免得错过了,又有好几个月好等。
点击下方红色按钮预约
给大家看看第一天收的料子,凑了二十公斤。
但是按我们的标准筛下来,也不多。
毛燕买回来,直接送到我们的合作工厂去做分级和挑毛。
给你们看看怎么分级,你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不敢让你们在外面买燕窝。
极轻毛,燕窝里的毛较少,因此能在保持燕窝盏形完整的情况下,将燕窝里的杂质清理干净。
当然,价格自然也会贵一些。
中轻毛燕次之,挑毛的过程中会破坏盏形,要做定型推密等处理。
但处理起来较为复杂,我挑了十多分钟就头晕眼花了,一个熟练工人一天也处理不了几盏。
所以市面上,不少不良商家也会用上漂白、泡药的手段。
这也是每一批毛料,我们都要自己去收自己找工厂加工的原因。
全程就靠工人一双眼、一双手,工具就是一碗纯净水,一把镊子,虽然原始又笨拙,但吃得安心。
重毛料我们直接不要,手工挑不出来。
但据说有些厂家还会回收,用点科技狠活处理,再拿来出售。
所以不是我经手采购和挑毛的燕窝,我是真不敢卖。
这次的燕窝数量不多,大家一定要预约好,手慢无。
赶在入秋前给大家上架,价格都是极好的,大家奶茶也别喝了,把甜品份额,都留给燕窝吧 ~
点击下方红色按钮预约
除了燕窝,马来西亚的榴莲也给你们备好了。
要说马来西亚榴莲,还真是有魔力的。
我们的摄像小哥,从前看到榴莲就要捂鼻,来了两趟马来西亚,吃起榴莲比我还开心,说一点也不臭。
所以这一次一落地,就立马找榴莲档,大开杀戒。
猫山王、黑刺各开了两只,吃了个过瘾。
第二天路过榴莲批发中心,停下来观望了一番。
虽已是榴莲尾季,周边榴莲园园主,却还是开着皮卡,一车车送榴莲过来。
看了一下当日价格,a 果猫王,rm95 一公斤,折合人民币 170 左右。
还好我们赶在旺季时,提前囤了一批,液氮冷链送回国,要不然这个价格,再加上各种物流成本,确实辣手。
想要吃正宗马来西亚树熟榴莲的小伙伴,一定要先提前预约上,这次给大家拿了去马来西亚必吃的名种,猫山王和黑刺。
不用飞马来西亚,动动小手在家就能吃上。
点击下方红色按钮预约
除了燕窝、榴莲。
上次不够大家抢的炖梨、金汤杂粮我也备上了,入秋了天气干燥,给大家润一润。
当然这次直播也会给大家聊聊我这几次去马来西亚的见闻,就算不买,也来直播间见老朋友,期待你们来聊 ~
这一次我们行程放得稍微宽松一些,留了不少觅食的时间。
吃饱喝足,我们一行人都感慨,马来西亚确实很适合第一次出国,尤其是带父母出国。
1、距离不算远且免签,说走就走。
2、马来西亚华人遍布,在很多区域用中文就能沟通,但又有异国风情,能体验不一样的文化。
3、华人多,华人餐食自然多,老人家吃得习惯。当然也有别的很多选择,尝过鲜尝不惯,再回来舒适区也方便。
4、自然风光人文兼备,可享受大都市的繁华也能体验乡村生活。
马来西亚是多元种族国家,其中三大族群为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
(所以大家在马来西亚遇到华人,可以说华人,也可以说大马华人,但是不要说是马来人 ~)
马来西亚最常见的三大菜系,自然是马来餐、中国菜、印度餐。
还有一个特殊的,娘惹菜。
马来餐
先说马来餐,因为种族人数最多,在马来西亚,马来餐随处可见。
马来人较重口味,喜欢咖喱、胡椒、椰浆、虾酱、鱼干,以甜、辣、咸为主。
但是既然是去旅行,自然要多尝试,推荐一些我个人觉得适合初次尝试的马来菜。
Nasi Lemak 椰浆饭,马来西亚国民美食。
因为比较辣,加上谐音,又被中国人叫做辣死你妈。
椰浆饭的固定搭配是椰浆饭 + 参巴酱 + 炸江鱼仔 + 水煮蛋 + 黄瓜,有时还加上炸鸡、仁当牛肉或者仁当鸡。
我个人喜辣,是很偏爱这个主食的,清爽开胃,还格外便宜,在吉隆坡街头花 3 吉特林就能吃饱。
如果你们去吉隆坡,推荐这一家,超便宜超好吃!
我特意拍了一条视频,可以看看 ~
这次在马六甲还吃了漂亮饭版的椰浆饭,要接近 30 马币,但是味道嘛,肯定不如街边小店,更适合拍照打卡。
沙爹牛肉
很经典的碳烤肉串,一般有牛肉、鸡肉、羊肉,沙爹酱腌渍过的肉嫩且入味,加上炭火香,很符合国人胃口。
Roti jala
马来西亚很有特色的网状煎饼,搭配咖喱和辣酱吃,颇有意思,也符合国人胃口。
这次我们还去了一间本地人才会去的马来餐厅,招牌菜是榴莲酸咖喱鱼。
将榴莲和香料一起发酵酸了,再拿来做酱料,听起来黑暗,但吃起来,真的很不错!
有点类似剁椒的酸香,但又多了几分榴莲的奶香和柔和,如果你们去了,务必一试。
中国菜
马来西亚华人,祖籍大多是福建和广东,因此这边的中餐也以福建菜和粤菜为主。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保留得非常好,即使是第四代移民,他们也还会说家乡话。
所以去到槟城、怡保又或者是任意城市的华人街,闽南话、粤语都可以交流无障碍。
肉骨茶
我每次到马来,不管肚子有多忙,肉骨茶必定是要安排的。
一碗汤下肚,全身湿气疲劳尽消。
这一次去的是巴生,肉骨茶之乡,吃得非常过瘾。
强烈推荐大家都要试试干肉骨茶,非常下饭,在国内吃不到。
再一个是早餐必吃:咖椰吐司蘸生熟蛋。
咖椰酱产自海南,所以有些地方也管它叫海南烤面包,可惜海南如今已无好咖椰,想吃得飞到马来西亚了。
烤得酥脆的面包配着浓郁的酱,裹着丝滑的蛋液,吃过一次便是不能忘怀。
这次还吃到了三色咖椰,赏心悦目。
红色是加了椰糖,浅绿色是斑斓叶,黛绿色是加了大量咖椰,都好吃。
街头的鸭蛋炒河粉、鸡丝河粉、面线糊等都值得一试,很古早味。
而且份量很少,吃完没一点负担。
若是想吃海鲜,那就得去酒楼,不管是潮汕风味,还是福建风味,都做得不错。
如果菜单上有酸柑蒸啦啦、蒸鱼一定要吃,酸辣开胃。
ps,马来西亚蔬菜少,马来餐厅蔬菜又颇为重口味,想吃清淡的有特色的蔬菜,只能去酒家。
推荐两种我每次必吃的,一是怡保芽菜,即豆芽。
这里的豆芽短肥粗壮,丝毫不带豆腥,白灼就脆嫩好吃。
二是青龙菜。
与韭菜相似,但清甜无渣,也是清炒便能吃完一大盘。
印度菜
印度菜很多人都觉得黑暗,但个人觉得印度餐里的各种饼都非常好吃,绝不踩雷。
如果肠胃不好时,搭配一些清淡的汤也是不错。
若是想吃素食,印度餐厅也是不错的选择,要一份蕉叶饭,搭配几道素材,也能吃得清清爽爽。
娘惹菜
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经过马六甲时,有一部分华人留在当地,与当地土著通婚,他们的后裔,男性被称为 baba,女性被称为娘惹。
马六甲娘惹博物馆,很适合抽两小时去逛
娘惹菜结合了华人和马来土著的精华,善用大量香料,相对来说口味也会重一些,但也值得一试。
酸辣鱼
用了大量的亚三酱煮的鱼,酸辣开胃,喜辣人士会喜欢。
娘惹杂菜
非常清爽的炖杂菜,吃过香辣重口的菜之后,这一盘总是最先空盘。
叻沙
叻沙种类众多,细分有十几种。汤头分咖喱、鱼头、鸡肉抑或是蔬菜,有的会加椰奶或是虾酱,配菜亦有不同。
娘惹叻沙用咖喱汤头,加椰奶,不放虾酱,因此汤头浓郁醇厚。
热腾腾一碗下肚,熨帖。
娘惹糕
娘惹擅长制作糕点,我个人还蛮喜欢的。
大部分的市场都有卖,推荐斑斓蛋糕、软巴乌当,逛早市时买一些,下午茶就有了。
娘惹煎蕊
马来西必吃甜品,椰汁打成冰沙,上面铺椰糖和斑斓米粉,椰香满满却不腻口,每回都是喝到一口不剩。
呐,看到这里,是不是心里有点底了。
遗憾今年的榴莲季已过,可以安排你们下一年的马来西亚行啦,如果有什么其它疑问,也可以直播间问我。
当然咯,菜菜也把马来西亚味给你们带来了,8 月 14 也就是周四晚,我们不见不散。
* 本文内容含广告
配资股票交易,沈阳股票配资公司,重庆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