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在英格兰萨默塞特郡切达峡谷洞穴中,考古发现了一具人类骨架,距今大概万年左右,是英国迄今最古老且完整的智人遗骸。
通过现代DNA分析和技术复原,发现“切达人”是黑发黑肤,颠覆了“欧洲早期人类为浅肤色”的传统认知。
无独有偶,之后在瑞士、法国、捷克、俄国等地也发现了不少万年之前的骨架,最终基因显示他们是黑肤。总之,现在有很多证据表明,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生活在欧洲的居民基本以黑皮肤为主,而不是现在的白人。
问题在于:我们都知道如今欧洲以白人为主,那么到底何时变成“白欧洲”的呢?以前,欧洲学者普遍认为,欧洲人以黑皮肤为主的情况最多可能持续到大约5000年前,之后以白皮肤或以浅色皮肤为主,但最近基因研究却有一个颠覆性的发现,后果极其严重,将会动摇西方古史叙事的根基。
DNA颠覆性结论
今年三月,澎湃新闻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新发现:古代DNA表明,直到罗马时代,欧洲大多数人都是黑皮肤》,详细内容如下:
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4500至1700年前个体遗骸的348个基因组(整套 DNA 指令)的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当时欧洲居民依然以黑皮肤为主。
其中,1700到3000年前的铁器时代,欧洲居民大约有55%的人皮肤黝黑,27%的人皮肤颜色中等,而皮肤白皙的人只占18%。
显然,这一结论无疑极具颠覆性。因为,这不仅颠覆了以前的结论,而且也颠覆了欧洲以白肤为主的出现时间,即从以黑色为主到以浅白色为主,再从浅白色为主到白色为主,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直到中世纪欧洲肤色可能才变成以白色为主。总之,欧洲人肤色变浅的进程远比此前认为的更为缓慢。
动摇西方历史根基
既然1700年前到3000年前,欧洲居民还以黝黑皮肤为主,真正白人只占18%,白色与浅色的一共才45%,那么这一发现就对现在的西方历史叙事产生了重大冲击,甚至可以说动摇了西方历史叙事的根基。
因为,距今2000年前时,西方历史叙事中最典型的两个文明是古希腊与古罗马,与古罗马相对的是金发碧眼的三大蛮族。按照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此次研究结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三大蛮族应以黝黑皮肤为主,少量白肤,剩下的是介于黝黑与白肤之间。
但问题是,按照西方历史叙事,欧洲人属于印欧人的一支,属于白人,或者说至少属于浅肤色的人种。到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欧洲是以白人为主,比如古罗马人虽然据说是黑发、但却是白皮肤,三大蛮族更属于金发碧眼的白人,古希腊人属于广义的白人——欧罗巴人种,只是更接近地中海人种类型,可能多为小麦色或浅褐色,与北欧白人的苍白肤色不大相同。
因此,以上文基因结论看,如今西方历史叙事明显存在问题。但更严重的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以下两点:
首先,如今西方关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影视,基本都是以白人为演员,这就违背了当时的肤色分布情况。
其次,按照上文结论,时人所做的雕像或壁画等,至少相当一部分是黝黑肤色。但过去200年来西方考古发现的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雕像或壁画,比如历经高温而依然鲜艳的庞贝古城人物壁画等,清一色的白人形象,就与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研究严重相悖。
总之,如果以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这一结论去审视西方历史,那么西方的“白人历史叙事”就会出现严重问题,即距今2000年前的欧洲,真相可能不是什么“白欧洲”,而是“黑欧洲”,由此西方传统的“白欧洲历史叙事”甚至会因此而崩塌。
最后,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基因研究结论,告诉了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很多固有的被确定无疑的“西方历史叙事”,其实未必一定可靠,甚至可能会被颠覆。
因此,西方伪史论也好、西史辨伪也好,都是在探索西方历史的真相,其中或有偏颇,但总比一股脑的不加辨析的将西方历史奉为圭臬的要好。
配资股票交易,沈阳股票配资公司,重庆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